中國語文科及文學科
目標
1. 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和思維等語文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本科的興趣,並使學生有繼續進修本科的自學能力。
2. 藉著本科的教學,啟發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品德,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並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
3. 培養學生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解、分析、欣賞、評論中國文學作品的能力,並使學生透過對文學作品的研習,加強寫作能力。
4. 使學生獲得中國文學常識及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藉本科的學習,以收陶冶性情、美化人格的效果。
課程內容
初中閱讀課程簡介
|
教育局建議篇章 |
中一 |
《岳飛之少年時代》、《木蘭詩》、《燕詩》、《慈烏夜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行行重行行》、《迢迢牽牛星》、《賣油翁》、《愚公移山》 |
中二 |
《楊修之死》、《愛蓮說》、《陋室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天淨沙.秋思》、《滿江紅》(怒髮衝冠)、《習慣說》、《賣柑者言》、《貓捕雀》、《荀巨伯遠看友人疾》、《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傷仲永》、《為學》 |
中三 |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桃花源記》、《兵車行》、《孟子.論四端》、《禮記.大同與小康》 |
初中三年按作品的體裁,由記叙、抒情、描寫、說明及議論為線索,螺旋式循序漸進,學習不同的語文能力。以讀帶寫教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寫作技巧。
高中閱讀課程簡介
單元 |
能力重點 |
文憑試指定篇章 |
教育局建議篇章 |
1 |
記敘抒情 |
|
|
2 |
景物描寫 |
《岳陽樓記》 |
《滿井遊記》 |
4 |
儒家思想 |
《論仁論孝論君子》、《魚我所欲也》 |
《禮記.大學》 |
5 |
人物描寫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曹劌論戰》、《左忠毅公軼事》 |
6 |
論說方法 |
《勸學》、《師說》 |
|
7 |
詩歌欣賞 |
《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 |
《詩經.關雎》、《飲酒》(其五) |
9 |
游說議論 |
《出師表》、《六國論》 |
《陳情表》 |
12 |
詞曲欣賞 |
《念奴嬌》、《聲聲慢》、《青玉案》 |
《四塊玉.閒適》、《沉醉東風.漁父詞》 |
13 |
道家思想 |
《逍遙遊》、《始得西山宴遊記》 |
|
高中主要配合文憑試考試課程,利用課本及校本教材提升學生不同範疇的語文能力。中四開設說話訓練課程,與公社科合作,以小班形式教學,增加同學練習機會。
高中文學課程簡介
秦風‧蒹葭 |
曹操.短歌行 |
周邦彥.齊天樂(綠蕪凋盡臺城路) |
聞一多.死水 |
屈原.九章‧涉江 |
陶潛.歸去來辭(並序) |
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
鄭愁予.錯誤 |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
李白.將進酒 |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
梁實秋.書 |
莊子.庖丁解牛 |
杜甫.登高 |
關漢卿.法場 |
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 |
戰國策.蘇秦約縱 |
韓愈.進學解 |
張岱.西湖七月半 |
魯迅.藥 |
史記.鴻門會 |
歐陽修.醉翁亭記 |
孔尚任.卻奩(桃花扇第七齣) |
西西.碗 |
漢樂府.戰城南 |
蘇軾.前赤壁賦 |
曹雪芹.紅樓夢.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
曹禺.日出 |
1. 初中加入校本設計的文學單元及文化單元,以提升學生的鑑賞力和創作力;以課外補充練習鞏固語文基礎知識和文言閱讀理解的能力;在考試加入精進題,鼓勵學生自學。
2. 高中課程加入選修單元「小說賞析」及「文化專題」單元以提升同學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認識。安排老師為同學進行額外的跨班口語溝通訓練,以助同學掌握口語溝通技巧。
3. 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建議閱讀書目,以《中華經典導讀》為本,製作《中華經典研習資料》供學生於閱讀時間自學,補充文學及文化常識。善用教育局贈書,配合寫作教學及選修單元。
4. 教學策略:除老師授課外,安排學生輪流分享古典名句、學生互評、小組討論匯報等活動。
5. 加入職業導向教學活動:中一級教《最苦與最樂》、中四級教《敬業與樂業》。中三級閱讀《青春第二課》選篇,以《給父母的信》為題,寫作有關選科的抉擇。
5. 備試訓練:為高中同學安排「中文備試班」及「文學備試班」,為文憑試作好準備。
6. 課外活動:每年舉辦中文周,以作家為主題,透過展板、影片及閱讀材料,向同學介紹華文作家及作品;組織中文學會,舉辦初中分級文化常識問答比賽;鼓勵學生參加校外語文活動及校際比賽;每年出版學生優秀作文集《青苗》,為學生提供創作園地及交流平台,培訓編輯,同時保存優秀作品;為同學安排作家講座、文化考察及觀賞話劇等活動。文學科更安排文學散步、帶領同學參加「文學夏令營」及出席不同的文學活動。
學科活動
閱讀講座(西西)
中文學會 (密室殺人)
初中中文常識問答比賽
名人講座 (李歐梵教授主講)
中上環文學考察
學生成就
2021-2022
姓名 |
年級 |
奬項 |
張韻雪 |
中五 |
|
陳祉霖 |
中五 |
|
周洵美 |
中四 |
|
陳皚浵 |
中三 |
|
鄭馨兒 |
中二 |
|
陳婞媮 |
中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