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奧林匹克訓練班
活動目標
物理奧林匹克訓練班訓練具物理天資的中二至中四學生參加香港物理奧林匹克比賽,提供筆記、練習及網上學習資料,以學習達至大學程度的物理(力學)課程。「香港物理奧林匹克」由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教育局與香港科技大學合辦,並由香港物理學會與香港物理奧林匹克委員會提供專業意見。
本訓練班的目標在於:
- 讓具物理天資的學生享受又廣闊又有深度的物理學習;
- 提升學生的解難及溝通能力;及
- 建立一個富交流及合作而高效能的物理學習社群。
活動內容
於十月至五月的星期六舉行共約25次訓練,每次3小時。內容包括運動學、力與運動、功和機械能、動量和衝量、力矩、萬有引力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勻速圓周運動及簡諧振動等。詳情可參閱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網頁。
特色
- 重視解難能力的培訓
- 學習使用數學工具,如三角函數、矢量、微積分及泰勒級數等去描述物理系及解決物理難題
- 合作學習及翻轉教室教學策略
- 在香港物理奧林匹克比賽表現優秀的學生,將獲學校推薦參與於大學舉辦之進階培訓,並參加一些國際性的比賽,包括泛珠三角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暨中華名校邀請賽、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及國際物理奧林匹克比賽






成就
學校獎項
| ♦ | 香港物理奧林匹克 |
|
2009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七名)、2011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高級組第七名)、2012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高級組第八名;全港初級組第四名)、2013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八名)、2014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六名)、2015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五名)、2017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十名)、2018年學校優異表現獎 (全港第十二名)、2019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三名)、2021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二名)、2022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四名)、2023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十名)、2024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八名)及2025年學校最佳表現獎 (全港第九名)。 |
| ♦ | 泛珠三角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暨中華名校邀請賽 |
|
2011年:團體第二名(兩個二等獎及兩個三等獎) |






%E9%87%91%E7%89%8C_%E6%9D%8E%E6%B3%B1%E6%B3%93.jpg)
%E3%80%8C%E5%AF%A6%E9%A9%97%E8%80%83%E8%A9%A6%E6%9C%80%E5%85%B7%E5%89%B5%E6%84%8F%E9%A1%8C%E8%A7%A3%E7%8D%8E%E3%80%8D%E5%8F%8A%E5%84%AA%E7%95%B0%E7%8D%8E_%E6%9D%8E%E6%B3%B1%E6%B3%93.jpg)
%E3%80%8C%E5%AF%A6%E9%A9%97%E8%80%83%E8%A9%A6%E6%9C%80%E5%85%B7%E5%89%B5%E6%84%8F%E9%A1%8C%E8%A7%A3%E7%8D%8E%E3%80%8D%E5%8F%8A%E5%84%AA%E7%95%B0%E7%8D%8E_%E6%9D%8E%E6%B3%B1%E6%B3%93_02.jpg)

%E9%87%91%E7%8D%8E_%E6%A2%81%E5%98%89%E5%B8%8C.jpg)


個人優異獎項
|
姓名 |
獎項 | ||||||||||
| 鄭開陽 |
|
||||||||||
| 曹儷藍 |
|
||||||||||
| 鄭柏希 |
|
||||||||||
| 陳晞證 |
|
||||||||||
| 許燕洋 |
|
||||||||||
| 郭裕亨 |
|
||||||||||
| 葉子樂 |
|
||||||||||
| 李泱泓 |
|
||||||||||
| 郭敏怡 |
|
||||||||||
| 梁嘉希 |
|
||||||||||
| 曾志行 |
|
||||||||||
| 蔡潔恩 |
|
||||||||||
| 黎啟俊 |
|
負責老師:
溫家傑校長、校友梁嘉希博士、校友張允霖先生
於2025年9月30日更新